各学科环境教育渗透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7~9年级课程标准中,有一条重要的教育目标,即使学生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科学和人文素养以及环境意识和可持续发展观念。其中,特别强调通过初中各学科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保持对自然现象的好奇心,养成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活态度,让学生观察、触摸大自然,了解、热爱大自然,从而保护、改造大自然。由此可见,各学科与环境教育有密切联系,在进行各学科教学时,要求教师充分挖掘教材中的环境教育内容和目标,采用恰当、有效的方法有机渗透环境教育,以达到帮助学生提高环境素质的目的。
二、各年级各学科涉及环境教育的内容是:
教学 主题 |
教学内容 |
教学目标 |
环境教育内容和目标 |
生命系统的构成层次 |
观察多种多样的生物 |
逐步理解生物多样性是人类重要的自然资源 |
了解保护生物多样性意义 |
细胞 |
学会放大镜、光学显微镜等的使用 |
提高人类认识自然的能力 |
|
种群、生物群落、生态系统和生物圈 |
认识生命系统与其他物质系统一样具有层次性 |
从生物与环境的一致性,理解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
|
生物的新陈代谢 |
绿色植物的新陈代谢 |
理解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及其重要意义 |
了解植物同化作用与人类的关系,体会植物在生物圈中的地位 |
人体的新陈代谢 |
认识生物结构与功能的一致性 |
通过认识自我,增强环境保护与自我保护意识、技能 |
|
其他生物的新陈代谢 |
建立生物体是与外界环境不断进行物质和能量交换的开放系统的概念 |
了解昆虫与人类的关系,介绍夹竹桃等对SO2的吸附作用,苔藓藻类等对环境的指示作用 |
|
生命的延续和进化 |
绿色开花植物的生殖与发育 |
认识生物体的生殖和发育过程,了解生殖和发育方式也具有多样性 |
了解目前对环境致畸及研究最新进展,提高环境意识 |
人类的生殖与发育 |
|||
遗传与进化 |
|||
人、健康与环境 |
人体保健 |
理解体育锻炼、卫生习惯、生活模式、膳食及环境等对健康的影响;学会把人类及其活动放到整个生物圈中去认识,提高保护生态平衡、保护环境的自觉性 |
激发学生关注自然的愿望,理解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道理 |
健康与环境 |
预防化学武器,农药中毒,食物中毒,增强自我保护意识 |
||
人类与生态环境 |
了解控制人口增长的意义,保护生物多样性,提高保护环境的自觉性 |
||
常见的物质 |
水 |
水对生命体和经济发展的影响 |
了解我国和本地区水资源情况和水污染成因,增强节约用水意识和防止水污染责任感 |
空气 |
了解大气压的变化及其对生活的影响 |
理解臭氧层与人类健康的关系,了解温室效应的利与弊,了解大气污染及分析污染源,了解空气质量报告 |
|
金属 |
探究废干电池的综合利用;调查金属的回收状况,并提出建议 |
认识废弃金属、废干电池对环境的影响,形成自觉回收金属、废干电池的意识 |
|
常见的化合物(酸、碱) |
测定土壤的酸碱性,提出改良土壤的建议 |
了解酸碱对水体、土壤的污染,调查当地酸雨情况及影响 |
|
常见的有机物 |
了解天然气、石油和煤的成因,初步形成节约能源的意识;了解对经济生活和环境有重大影响的有机合成材料 |
了解燃烧天然气、石油和煤与环境污染的关系,调查“白色污染”的现状,提出相应的建议 |
|
物质的运动与相互作用 |
常见的化学反应 |
指导防范常见化学物质对人体的危害 |
了解一氧化碳对环境的污染;了解日常生活中对环境有害的化学物质 |
电和磁 |
了解电磁波的特性 |
了解磁污染(手机、呼机等);认识磁悬浮列车的环保效应 |
|
波 |
了解光的反射定律和折射现象,认识噪声的危害和防止噪声的途径 |
了解建筑业玻璃幕墙造成的光污染和噪声污染 |
|
物质间的循环与转化 |
知道自然界中的氮循环 |
了解氮肥对土壤水体的污染 |
|
能与能源 |
能量转化与守恒 |
举出能的多种形式(机械能、热能、电磁能、化学能、核能等) |
了解热污染及热机效率 |
能源与社会 |
了解世界和我国的能源状况 |
认识过度开发不可再生能源带来的社会问题,认识能源合理利用和开发与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关系 |
|
人类生存的地球 |
地球 |
认识地球空间的环境构成 |
树立人类“只有一个地球”的意识 |
地形和地壳的运动 |
了解世界上火山地震的分布、外力作用对地形的影响 |
关注人类提高防震抗灾能力,提高减灾防灾抗灾意识 |
|
土壤 |
懂得保护土壤的重要性及主要措施 |
了解我国和当地水土流失、土壤荒漠化、土壤污染情况,能分析原因,寻找对策 |
|
地球上的水体 |
了解合理开发和利用水资源的措施 |
关注世界和我国谈水资源的严重危机,增强保护水资源的意识 |
|
天气和气候 |
了解天气与气候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关注人类活动对气候的影响 |
了解当地大气污染的情况,能分析原因,寻找对策 |
|
当代重大课题 |
环境与资源 |
了解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及其意义 |
了解大气污染与防止、水体污染与防止、土壤污染与防止,关注合理开发利用资源 |
现代农业与基因工程 |
了解现代农业技术(集约化农业、设施农业、生态农业)对提高农业生产力的作用 |
认识在农村发展生态农业的必要性 |
|
通信与交通 |
了解现代通信技术和交通工具对人类生活方式和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 |
关注汽车对环境的影响 |
|
材料 |
了解传统材料和新型材料对人类生活方式和质量的影响,对环境的影响 |
了解生产使用塑料制品的利与弊 |
|
空间技术 |
了解我国空间技术发展的状况 |
了解空间资源开发和空间环境保护 |
三、环境教育内容有:
7年级:海洋污染,淡水资源,土地沙漠化,生物对环境的净化作用(生态平衡、光合作用),生物对环境的监测和评价作用(地表苔藓类植物对环境的指示作用、水生无脊椎动物对水体污染的指示作用),生物对环境的保护作用(植物对水土保持、防风固沙等作用),保护生物多样性等。
8年级:大气污染,臭氧层空洞,温室效应,汽车尾气,废水、废气、废渣等对水、大气、土壤的污染等。
9年级:噪声污染,磁污染,光污染,核污染,酸雨,白色污染,有毒化学物品,光化学烟雾,能源、矿产资源、水资源、土地资源、生物资源的开发利用,环境污染的危害性及防治措施,空间资源开发和空间环境保护,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及其意义等。
四、涉及到地理、生物、物理、化学知识让学生在课外活动中进行的有
(1)河水污染情况分析
(2)马路噪声测试
(3)社区垃圾分类情况及处理调查
(4)蔬菜、水果、农作物的生产过程调查
(5)探索昆虫的适应性
(6)观察鸟类习性
(7)参观公园
(8)由一名学生当导游员带全班同学参观生态林,制作生态球
(9)观察动物的取食、蟋蟀的争斗行为
(10)调查本地区水资源和水污染的情况
(11)测定土壤的酸、碱性
(12)测定本地区的“酸雨”情况及分析成因
(13)调查生活中的一次性用品的材料及使用情况,提出解决途径
(14)调查和评价饮用水净化的方法,指出饮用不净的水对人体健康的危害
(15)调查了解洗涤剂的作用和危害,谈谈你的想法
(16)了解我们的学校环境,写出一份学校环境调查报告
五、初中相关学科渗透环境教育的步骤及方法
步 骤 |
知识特征 |
环境教育内容 |
步骤1: 选择适当的环境主题 |
|
水对工农业生产及日常生活的重要性 |
步骤2: 选定教学科目及单元 |
九年级初中化学,主题:生活中的水 |
|
步骤3: 发展环境教学目标 |
1.知道水的组成及性质 2.了解水及其他常见的溶剂 3.了解水循环的过程 4.了解世界和我国水资源分布 |
举例说出水对生命体和经济发展的影响 |
步骤4: 编制环境教育的教学内容以渗入原有教材 |
主要概念:水体的分类、比例、水循环、水资源、水溶液 |
水与人类的关系,节约用水,南水北调工程,防止水污染 |
步骤5:发展新的教学过程 |
1.试验活动 2.多媒体课件 3.查阅有关资料 |
进行调查、讨论、交流 |
步骤6: 增加新的过程技术 |
分析归因、制作资料表 |
取证、解释 |
步骤7: 增加新的教学资源 |
教科书、试验器材、多媒体设施 |
室外取证 |
步骤8: 收集有关活动素材及建议新的活动主题 |
想象没有水的生活 |
1.家庭用水调查 2.学校周围河流水污染调查及提出合理化建议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