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信息技术教学中渗透绿色网络教育
综合组
网络的出现,拉近了时间和空间的距离,加快了人们生活的节奏,对人们的生活、学习、工作和合作交流的环境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一个名副其实的网络时代已经来临。像任何新技术的出现一样,网络时代的来临给社会带来了很大冲击,其中也包括给中学生上网带来的种种负面影响。对中学生开展相应的绿色网络教育,明确是非观念、规范行为,是一项重要而迫切的任务。
1.规范学生自我网络行为
学生处在全新的网络环境中,随时都可以操作计算机网络,信息的交流及对事物处理和评价的方法、模式等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原有的道德准则和规范已经不足以约束学生的网络行为。因此,经常会发现学生在网络上的“不正常”行为。例如有一些同学自恃计算机水平高,通过网络强行控制别人的计算机,随意删除别人的软件及作品,扰乱别人的工作和学习。这些行为的潜在危害很大,一旦不正常的行为养成习惯,步入社会后将很难改变。现在可能只是到别人的电脑里取一些作业答案,明天可能就是到别人的银行账户里取一笔金钱;现在可能只是恶作剧,删掉一段文字或一幅图画,明天可能就是真做实干,到别的企业里毁掉一批数据或资料。我们要尽早建立网络环境中的行为道德规范,强化法制教育和网络责任感教育,提高分辨是非的能力,使其网上的行为符合法律法规和社会公德的要求。
2.培养学生自我保护的意识
网络是一个开放的空间,尤其是在因特网上,除了要做到自己不攻击别人之外,还要学会预防来自外界的攻击。诸如教会学生利用防火墙和反黄软件来防毒和防黄。在网上聊天时注意保守身份秘密,不要随便将电话告知对方等,更不能在没有得到父母同意的情况下随便和网友见面。在网络上申请免费服务时,涉及到自己的一些真实情况如地址、电话、身份证等,一般不轻易填写。如若确实需要,也应该在父母的指导和认可下慎重填写。保管好自己上网时使用的各种密码,不要轻易泄露给其他人等等。
3.推荐一些好的优秀的教育信息网站
学生上网有着很大的盲目性,教师要多推荐一些优秀的青少年教育信息网站,给学生一个强有力的导向,给他们更多一些属于自己的空间,让他们寻找到属于自己的快乐,这样会有利于培养他们正确的价值取向。
4.鼓励、指导学生利用网络免费资源,自己设计制作网页或网站,主动占领网上阵地
在当今网络时代,作为一个信息技术教师不应局限于自己所教的课程,应该组织学生利用网络带来的便利进行各种学习。比如:制作Flash动画,建设班级主页、个人主页等等,通过网络加强团结、推动网络道德素养的建设,寓教于学。这样既能让他们更多更深地去了解网络,更能使他们逐渐意识到自己才是网络的真正主人。
孙中山先生早在上个世纪初就说过:“世界潮流浩浩荡荡,顺之者昌,逆之者亡。”网络化是当今世界推动社会进步的潮流,上网是二十一世纪公民的“必修课”,我们要以积极的态度来引导学生学习网络知识,同时也要加强绿色网络教育,使学生学会正确运用网络,真正成为新世纪网络世界的主人。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