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教学与绿色教育
数学教研组
所谓“绿色”,实质就是可持续发展。绿色学校,就是可持续发展的学校;绿色教育,就是可持续发展的教育;因此,就是要培养出可持续发展的人材。
课堂是学生在校学习的主阵地,把环境教育渗透到课堂教学中,还要多注意以活动为形式开展环境教育,保证绿色环境教育能真正落到实处,也使学生树立起“可持续发展”的环境意识。如在数学课上,开展了“节约用水”的实践活动。“每年的3月22日是‘世界水日’。我国水资源人均占有量只有2300立方米,约为世界人均水平的四分之一,排在世界的121位,是世界上13个贫水国家之一。”针对这些统计的数据,对学生进行节约用水的教育,要让学生懂得水是大自然赋予人类的一种物质财富,是生命之源,要珍惜水资源,节约用水。课后让学生进行节水实验,计算洗手时水龙头开大和开小两种情况下自来水的流量,得出1480毫升-596毫升﹦884毫升。可见每次可节水884毫升。实验后组织学生一起算一算,如果一个学生平均每天洗4次手,用小水量可节约884×4﹦3536毫升;那么一个月可节约3536×30﹦106080毫升;如果一年可节约106080×12﹦1272960毫升。从这些数据可知,一个学生一年用小水量洗手,可节约用水1.2吨左右。全班50人如果都用小水量洗手,一年可节约1.2×50﹦60吨左右。如果全校500多人都来节约用水洗手呢?那该节约多少吨水?通过实践活动,使学生进一步认识节约用水的意义,纷纷说出要节约用水的计划,要从身边事做起,从每一滴水做起,为节约能源做出贡献。
把环境教育渗透到课堂教学中,既丰富了同学们的环保意识,又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增加学生的绿色环境意识,让学生从小培养了“爱自然”的美好心灵。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