践行绿色理念 创建绿色学校
武进区庙桥初级中学创建“常州市绿色学校”二年规划
(2010年——2011年)
为全面提高我校学生的现代文明素质和环境意识,普及环境科学知识和环境法律知识,树立良好的环境道德观念,养成良好的保护环境的行为习惯,大力推进素质教育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特制订庙桥初级中学“绿色学校”二年工作规划。
一、指导思想
环境与发展是当今社会面临的最大问题。从小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形成敬畏自然的人生态度,是学校教育的目标,为此,根据我国政府环保部门提出的“环境保护,教育为本”的指导思路,我们把环境教育作为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抓手。通过课程建设和特色活动,培养师生对环境负责任的精神,树立热爱自然、敬畏自然和保护地球家园的高尚情操,形成健康、向上的生活方式,为推进社会的和谐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
二、创建口号
用绿色环境滋养绿色心灵 用绿色思想维护绿色环境
三、创建目标
1、创设美育环境,营造环保氛围。学校通过扩大绿化面积、丰富果木品种、发展楼层绿化、美化室内环境等方式,全面建设环境优美、空气清新、绿色环保的花园式学校。
2、加强课程建设,有效落实环境教育。学校努力构建以基础型课程中的自然、劳动技术等学科为主要实施科目,其它学科有机渗透的课堂教学体系,同时大力开发校本课程,用好统编教材和区级化学教材,形成各学科都重视环境教育的良好氛围。
3、开展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环保素养。通过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在接近自然中增进对自然、对生活、对社会的关爱之情,培养环保素养,形成健康生活理念。
四、主要措施:
学校围绕二年创建目标,落实具体的创建措施:
(一)加强领导机构
1.组织建立环境教育领导小组。明确分工,强化责任,优化措施,校长亲自抓,分管校长、政教处主任、团队辅导员具体落实,教导处、总务处,制定计划,落实责任,建立配套制度,加强指导、检查、评价,使环境教育课程与活动都落到实处。
学校创建“绿色学校”领导小组名单为:
组 长:孙国强 (校长)
副组长:周卫国(副校长)、孙坚(副校长)
组 员:沈文勇(教务处主任) 庄建丰(政教处主任)
朱优锋(总务处主任) 谢星源(团队辅导员)
柴红艳(政教处副主任) 各班班主任
2.强化领导核心,建立以班主任为骨干的教管机制。
3.完善监督、检查机制,坚持记录,定期总结,按计划逐步开展教育活动。
4.定期召开专题会议,推动校环保工作。
(二)完善环保队伍建设
1、定期组织教师开展环保教育的学习活动,增强教师环保意识,充分发挥教师主导作用。
2、建立学校、家庭、社会一体化的教育机制,以学校为中心,带动全社会环保意识发展,使环保教育成为全社会的共同责任。
3、充分发挥有关环保部门的指导作用,利用培训讲座等方式促进环保意识发展,同时外聘有关专家指导环保教育工作,切实落实工作。
(三)加强学科渗透研究,提高渗透效益
各科教学是向学生进行环境教育的最直接的途径,各教研组在学科计划中要明确规定学科渗透的要求和内容。在日常教学中,教研组长和备课组长要把环境教育内容作为研究的内容,列入活动计划中。在学科渗透中,根据学科的特点,可以把科学学科作为渗透环保教育的主渠道,而其他学科则注重有机渗透。
在授课时,教师要把环境教育全面渗透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维教学目标中,让学生通过各学科有关环境科学知识的学习逐步认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并能自觉加入到保护环境的行列中。为此,教师必须做到“四有”:⑴要有意:要有较强的渗透意识,授课前,要充分挖掘教材中的环境教育内容,思考好渗透的形式和方法;⑵要有机:要准确把握渗透的时机,将教育内容和学科知识有机地结合起来;⑶要有度:对教育内容的渗透力求点到为止,不画蛇添足,做到使学生既受到思想教育,又掌握学科知识;⑷要有效:渗透要针对实际,讲求方法,注重实效,避免空洞说教,并要不断探索环境教育的课堂教学形式,以提高环境教育的效益。
(四)加强教学研究,完善课程建设
环保教育虽然可以有多种多样的实施渠道,而在学校中,最基本的渠道只能是课程,或是课程化的教育活动,唯有这样,才能真正落实学校环境教育。为此,在课程建设中,教师要充分挖掘拓展型课程和探究型课程的潜力,开发新的科目,开展环保教育。
(五)落实专题教育,指导学生努力践行
针对现状,组织学生开展小调查和小监测,让学生从了解环境现状人手,寻找环境污染产生的原因,认识到环境污染对人类的危害,提出治理污染的建议,引导学生积极向周围的人宣传“白色污染”的危害。
(六)举行环保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环保素养
在课外环境教育方面,要求采取固定宣传日活动与校园特色活动相结合的方式,用活动指导绿色行动。一是利用好传统的环保教育日,如“世界水日”、“世界无烟日”、“世界环境日”、“世界戒烟日”等;二是利用好周遍资源,如自来水厂等,组织开展参观、考察等实践活动;三是利用每一学期的综合实践活动时间,组织学生到大自然中采集植物标本,组织学生参观野生动物展览,感受大自然的美好,激发学生热爱自然的情感;四是利用好植树节的时间,开展护绿活动,让每班认养班树,并善于用绿色植物美化班级,使绿色成为班级和校园的永久风景线;五是组织好一年一度的科技节活动,以塑料瓶、易拉罐等废品为原材料进行小制作、小发明比赛等,让活动改变学生的行为方式;六是有计划地组织、开展垃圾分类回收活动以及废旧电池收集活动。
(七)规划好校园绿化的分布,积极调整校园绿化的布局。通过整体安排,有机调整,适当增加一些符合学生年龄特点的景点,把校园打造成学生学习的乐园、发展的乐园。
五、实施步骤:
第一阶段:2010年1月——2010年12月
1.组织教师学习,提高教师对加强环境教育重要性的认识。
2.建立学校环境教育的组织网络和队伍。
3.各部门、各年段研究制定相关的环境教育的计划。
4.有关学科进行渗透环境教育课堂教学的研讨和实践。
5.开展系列环境教育综合实践活动。
6. 继续开设变废为宝,一次性物品再利用小组兴趣活动。
7.组织师生听环境保护专题讲座,结合科技周,进行征文演讲比赛。
8.结合科技节,组织师生残疾各类科普活动。
9. 参加各类科技比赛。
第二阶段:2011年1月——2011年6月
1.结合
2.部分学科进一步进行课堂教学中渗透环境教育的研究与实践,初步构建渗透环境教育的学科课堂教学模式。
3.开展一次走进社区的绿色教育志愿者环境保护宣传活动。
4.开展走进社区的绿色教育志愿者环境保护宣传共建活动。
5.校园垃圾分类,开展清洁校园活动。
6.开展一次环境和环境保护的师生知识竞赛。
第三阶段:2011年7月——2011年12月
1. 继续加强各项规章制度的落实和资料的积累、整理。
2.结合与环境保护相关的纪念日(
3. 分学科进行课堂教学中渗透环境教育的研究与实践,(在探究课中重点落实绿色环境教育)。
4.继续开展“变废为宝”的环保实践活动。
5. 在花园单位的基础上,继续完善校园绿化工作,落实绿化养护方案。
6.参加各类科技杯赛。
7.申报常州市“绿色学校”评选。
总之,通过营造绿色校园,开展绿色活动,使全校师生员工树立绿色理念,提高绿色教育水平;让学生切实掌握各科教材中有关环境保护的内容;师生环境意识较高并积极参与面向社会的环境监督和宣传教育活动;校园清洁优美,争创一个文明健康,清新宜人,绿意融融的“绿色学校”。
武进区庙桥初级中学
2010.1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