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六课:飞越大山的歌
故事呈现
他是深圳著名歌手,每场演出费高达万元,家里却一贫如洗。
他只有一个女儿,却是178名贫困孩子的“代理爸爸”。
他在10年时间里,参加了400多场义演,捐赠钱物近300万元。
他如今身患晚期胃癌,却连医药费都负担不起。
他就是丛飞,“2005感动中国十大年度人物”。十多年来,丛飞先后二十多次赴贵州、湖南、四川、山东等贫困山区举行慈善义演,为社会公益服务时间超过3600小时。丛飞的家俭朴得令人难以置信,经济状况时常捉襟见肘。2003年,为了在开学前筹齐助学款,只好从亲朋好友处先后借了10万元。2004年7月,当丛飞如约来到贵州给孩子们送学费时,已经背上了17万元的债务。
想一想
1、针对丛飞的做法,网上曾展开过激烈的讨论。有人认为丛飞一点都不考虑自己,太傻。也有人认为这种精神很高尚,可歌可泣,但自己不会去学。对此你有什么评论?
2、人们之所以被丛飞感动,一方面是说明社会需要无私助人的人,人民盼望这样的人,另一方面也说明这样的人太少了。许多舍己为人者,甚至“流血又流泪”。要使这些人多起来,你认为应该怎么办?
3、仔细回忆一下,在近一年中你做过哪几些帮助他人,奉献社会的事,你还会坚持做吗?
相关链接
溜留之间
某杂志社对中学生作调查:“你对同学最赞赏的品质是什么?”调查结果,排在第一位的是“乐于助人,奉献社会”。“你如果遇到别人碰上麻烦事时会怎样对待?”不少人会回答“悄悄走开”。
思考与实践
1、材料呈现给我们的似乎是一个悖论。“溜留”往往是一念之间,现实生活中你会作何选择?
2、孟子说:“爱人者,人恒爱之。”只有每个人都乐于奉献、具有爱心,我们的社会才会更加美好。当然这一切都还建立在“如果”的基础上,要把这些如果都变为现实,还需要每一个人都身体力行。请写出三条规劝同学献爱心的理由。
3、“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坚持自觉做好班级中的岗位职责,使自己成为一个对集体和他人有用的人。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