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课:“信义夫妻”彰显中华美德
故事呈现
南渡镇梅庄村施阿林车祸发生之后
职工利益,至高无上
施阿林被好心人送往市人民医院,诊断为脑出血,生死难卜。医院发出病危通知。
时间一天天过去,春节越来越近,施阿林处于昏迷状态。原先跟施阿林打工的工友们,在痛心疾首的同时,心中不断滋生难以化解的愁云。施阿林出车祸了,人在医院里抢救。老板自己昏迷不醒生命垂危,还会有人来顾及他们工友的利益吗?医治伤员需要很多钱投入,还会有钱来发他们工友的工资吗?如果拿不到工资,这个年又该怎么过……
然而,让人们意料不到的结果出现了。
“你家里出了这么大的事,要不要……发钱的事缓缓再说?”一起干了多年的工友们反而不好意思起来,他们真没想到在这关键时刻,施阿林妻子会挺身而出,代替丈夫发工资!
“大家跟着阿林辛苦了一年,如果拿不到工资过年我觉得心里很不踏实。”“阿林答应你们年前付清工资,他出车祸不能承担,我做妻子的应该接过这个担子。医院那边,我砸锅卖铁也会给阿林治的。”虞菊伢态度很坚决。
妻子履行丈夫的“信义之约”。在施阿林家不大的客厅,工友们从虞菊伢手中接过工资。“唐小麻31000元、孙连松21000元、王余相2700元……”一共15万元工资,最多的31000元,最少的200元。捧到钱的工友们,谁也没有往常的欢声,谁也没有往常的笑脸,只有人在擦去眼角的泪花。跨出施家门的唐小麻感慨地说:“从没有一次拿到工钱会这么难过。”
家境窘迫,四处借款
工友们拿到工资后才知道,这些钱是虞菊伢挨家挨户借来的。只有当地人和施阿林的朋友清楚,身为小包工头的施阿林家中并不宽裕。虞菊伢患肾病多年,每年都需要一笔不小的医药费;女儿在南京读大二,当年的生活费都是借的,年后开学还要交一万多元;儿子在读高中,生活费也没有着落;一个87岁的老母亲需要赡养……
在施阿林家里可看到,整个屋子陈设非常简陋,值钱的东西几乎没有。施阿林卧室里只有一张普通的床和几个柜子,一台用了20多年的电风扇。姐姐施阿英打开施阿林的衣柜说:“你们看,这柜子里一件像样的衣服都没有。阿林在外面讲仗义、要面子,在家里可是省吃俭用的。”
那么,她家的钱从哪儿来的呢?借款!亲友们知道,那几天虞菊伢一直在借款。
借款期间,虞菊伢红肿着眼睛对人说,还有几天就到除夕了,丈夫从来不拖工钱,每年腊月二十五前准把工友钱付清了,现在他昏迷不醒,只有她来代替丈夫把工友的工资结清。“我家出了事,这个年过不安生,不能再拖累人家,二十多个工人中半数是40多岁的人,都是家里顶梁柱,一家老小都指望着这些工钱过年。”
虞菊伢冒着严寒、挨家挨户地上门借贷,兑现丈夫信义之约的至高境界,深深感动了人们。做生意的周建荣倾囊而出:“现在我只有6万元,全部借给你。”祁林斌拿出3万元刚结算到手的工钱:“借钱付工钱,这么仗义的人,我信得过!”……谁也不要她写欠条,谁也不向她提归还日期,大家都在心里祈祷施阿林早日脱离危险、恢复健康。
言忠信,行笃敬,古老相传的信条,演绎出虞菊伢一场悲情接力。为尊严承诺,为良心奔波,在亲朋好友的帮助下,她借到了12.5万元,加上自己家里的2.5万元,终于凑齐工友的工钱。
病情危急,无钱救夫
付清工友们工资之后,虞菊伢面临着另一个巨大的难题。
大年三十晚上,由于施阿林的病情非常严重,溧阳市人民医院建议尽快转院。
虞菊伢愁眉不展:“10天已经花掉10多万元,家里已没钱让他转院了。”
亲戚朋友又向她伸出援助之手。大年初二,施阿林转到南京市仁恒医院。
在重症监护室一天就要二三千元,虞菊伢每天都在为钱的问题发愁。她多次向医生申请:能否转进普通病房,这样花销就会少一点。医生没有答应她的请求。因为施阿林的病情还很严重,转到普通病房太危险。
正月半那天,在虞菊伢的多次要求下,施阿林被转进了普通病房。
病人还是处于昏迷状态,气管被切开,营养全部靠胃管鼻饲。虞菊伢和丈夫的姐姐施阿英每天要为病人赶做流质食物,用导管细心地喂病人。病人每咳嗽一声,虞菊伢就揪心一回,立刻站起来用吸管给他清理淤痰。
虞菊伢看着病床上的丈夫,想到自己终身伴侣可能再也站不起来时,眼窝里便蓄满了泪水。弟弟过来安慰她:“即使姐夫站不起,你有困难我会帮你扛。”
医生告诉她,施阿林生命体征相对稳定,但近期治疗费用至少还要花20万元。
虞菊伢再次陷入困境。她不知道该再找谁借钱,该借的都借过了,真不好意思再开口了。她感觉到孤立无援,犹如“度日如年”,只能默默地祈盼出现奇迹,让丈夫早日康复。
党政关怀,春风化冰
“信义夫妻”施阿林、虞菊伢的感人事迹在《现代快报》连续报道之后,引起了常州及溧阳市党政领导的高度重视和亲切关怀。
常州市委书记范燕青在美国通过越洋电话赞扬他们的信义之举,要求全市各界向他们学习。市长王伟成作出批示:“信义夫妻”施阿林、虞菊伢夫妇的事迹十分感人,他们是我们和谐常州、诚信常州的学习榜样。我希望全市在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过程中要组织开展学习“信义夫妻”的活动,让信义之风成为润泽常州的精神养分,使“讲信义、讲道德”的精神文明之花开遍常州大地。
常州市文明委、溧阳市文明办分别向市民发出“向施阿林、虞菊伢夫妇学习”倡议。
溧阳市委书记韩立明召集会议,号召全市人民捐款帮助这对“信义夫妻”渡过难关,自己在会上率先捐款1000元。
溧阳市委常委、宣传部长闵建平专程赶赴南京仁恒医院,走进施阿林病房,将奖杯、大红荣誉证书和10000元慰问金送到虞菊伢手上说:“我代表溧阳市委市政府,授予你溧阳市‘十一五’道德模范十佳人物和溧阳市‘诚实守信’道德模范荣誉称号。”
常州市文明办副主任汪光明赶往南京,送上10000元慰问金说:“你们的事迹感动了常州市民,你们的精神值得大家学习。”
常州市总工会党组书记、副主席蒋伯丹,市总纪检组长孙罗银等一行驱车赶往南京,送去市总机关干部的捐款10900元;溧阳市总工会主席包志宏代表溧阳市总工会送去10000元慰问金。
虞菊伢家乡南渡镇政府领导赶到医院送去5000元,村党支部老支书李品元送去5000元。
一家有难,万家相帮
“信义夫妻”施阿林、虞菊伢的故事跨越时空,人们为之击节、感叹,在心底引发一次又一次的震颤,爱心人士援助也随之风生水起。
常州市红十字会用行动诠释着“信义无价,爱心永恒”的真谛。他们与《常州日报》社、常州广播电视台共同设立捐赠账户,向市民发出了《向”信义夫妻”伸出援手》的呼吁。呼吁很快获得回应,武进有位黄姓市民一次性捐款3万元;一位不肯留名的爱心市民捐款1万元;退休工人夏春泉掏出1000元。常州市红十字会系统收到社会各界捐款达62580元,其中也有会长居丽琴及工作人员慷慨解囊的6400元。
爱心资助蔓延八方。常州中天钢铁集团捐款10万元;常州两家新闻媒体捐款1万多元;常州市实验初级中学八(7)班49位学生捐资1610元;江苏盛昌钢铁有限公司总经理
有位中年男子敲开施阿林病房门,他满头是汗搬去一个塑料箱。箱子里是活蹦乱跳的黑鱼、鲫鱼。“我是从常州来的,这鱼可都是长江野生的,给病人吃特别好,我觉得施阿林应该需要。”这位是常州市民封永根。他对施阿林说:“我们也算是同行吧,我是搞园林绿化工程的。”封永根拿出一个红包,里面包了5000元现金,塞给了虞菊伢。
“2010年度感动中国人物”、湖北“信义兄弟”孙东林,将5000元汇至施阿林女儿施雪娇的银行卡上。孙东林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去年初,湖北先后出现了接力还薪的大冶“信义叔侄”、十堰“信义父子”等一大批信义建筑商,现在江苏又出现“妻子接力还薪”的“信义夫妻”,他们不仅温暖着农民工兄弟的心,还感动着成千上万的人。
“信义夫妻”的事迹让人们看到了信义的力量,很多人被感动之余,通过各种方式为“信义夫妻”捐款,希望这对夫妻好人有好报。3月底,爱心款累计超过了20万,施阿林的初期治疗费用,终于有了着落。
思考和交流
1、“授人玫瑰,手留余香”这句话在故事中是怎样体现出来的?
2、这对信义夫妻的行为产生了哪些积极影响?
名人名言
真者,精诚之至也。不精不诚,不能动人。——庄子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