播撒心灵的阳光
初为人师,我始终感到困惑:现阶段的教育到底是为了什么?我到底该教给孩子们什么?最近有幸拜读了《程红兵与语文人格教育》一书,有如醍醐灌顶,走近教育家,才会看到自己的不足,走近教育家,才会看到自己的渺小。
从《我的成长之路》开始,我便被深深吸引,从一个普通的中学教师,到一个著名的教育思想家,程红兵的成长之路,是学习之路,是思考之路,是探索之路,更是他思想的成长、成熟之路。书中,时时处处闪耀着教育家的光芒,睿智的见解,平实的思想,如行云流水般,娓娓道来,拂过障眼的云烟,洗涤浮躁的心灵,让心灵逐渐纯净。
“教育”这个词在拉丁文中的原意是“引出”,意即把一个真正的人引出来,塑造出来。
一位纳粹集中营的幸存者,当上了美国一所中学的校长。每当一位新教师来到学校,他就会交给
由此可见,牵引灵魂是教育的真谛。而语文作为一门文学性和工具性兼具的学科,它担负着更为重要的社会责任。语文教学中有着非常丰富的人格教育因素,文质兼美的语文教材比之其他教材有着得天独厚的与人因素,能陶冶人的情操。语文教育的终极目标就是人格完善,这是语文教师必须坚持的理念。只有人格完善,才是统一人的各种素质和能力的本质价值。
罗曼·罗兰说过:“要播撒阳光到别人心中,总是自己心中有阳光。”新的课改给我们带来了新的理念。今天的教师应该具有哪些高素质呢?程红兵认为理想教师不仅应该具有专门知识,包括背景性知识、本体性知识、条件性知识、实践性知识;具有特殊技能,即课程资源开发、整合、实施、评价的能力,更要具有职业情意,包括专业理想、专业情操、专业品质。这无疑是新时代下对理想教师最好的诠释。
对这个结论,程红兵有着自己独特的见解:
“理想的教师一辈子都在积淀、更新他的知识结构。”
“拥有实践性智慧的教师在教学中,不是用书本上的知识去教育学生,而是用自己对人生的体验、对世事的洞见、用饱满的激情、用活跃的灵魂去影响学生。”
“优秀的教师总有一种不懈的向往追求,他们拥有一种不竭的动力,在他们身上有一种宗教承担的精神。”
“优秀的教师具有专业情操。那就是对孩子有一种特殊的爱,时时处处为孩子着想,为孩子一生负责,有一种强烈自觉的的生命意识。”
“理想的教师看待每一个学生都是具有独特情感和独特需求的生命体,他们注重人的生命发展的价值观,他们身上有一种以人的生命发展为依归的教学意识,它尊重生命、关怀生命、拓展生命、提升生命,蕴涵着高度的生命价值与意思。”
“优秀的教师既是行动者,也是思想者、探索者。”
程红兵还引用了
雅斯贝尔斯说:教育是人的灵魂的教育,而非理智知识和认识的堆积。教育意味着一棵树动摇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教育,绝不仅仅是知识的授受,更是灵魂的交流和心灵碰撞的火花。语文人格教育是传统教育的精华,赋予符合今天时代要求的崭新意义,谱写语文人格教育的新篇章,当时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