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参与小社团 个个成长大舞台
——武进区庙桥中学“学生俱乐部”活动设计
武进区庙桥初级中学
学生社团是中学校园文化的重要载体,是学校第二课堂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是学生培养兴趣爱好,扩大求知领域,陶冶思想情操,展示才华智慧的广阔舞台。在社会发展日新月异的今天,加强学生社团建设,积极引导学生参加健康向上的社团活动,是关系到青年学生健康成长和素质教育全面推进的大事。
一、 设计背景
庙桥中学位于武进高新区,学生以外来工子女居多,他们来自五湖四海,有些跟随父母多次转学,学习基础参差不齐,学习习惯普遍较差,或多或少存在一些心理问题,如自卑、胆小、不合群等,但是他们也都渴望成功,都有一颗盼望享受优质教育之心。针对此情况,学校提出来“让每一个学生都能获得成功”的办学理念,倡导“每一个学生都有尊严,每一个学生都可教导,每一个学生都能成功”的办学思想,并在此基础上逐步形成校园“cheng文化”,即“诚信做人、传承文明、享受成功”。学生社团的应运而生为学生充分发挥潜能,在多方面获得成功的体验搭建了一个坚实的平台,成为校园文化的主要内容之一。
以学生为主体、以俱乐部活动为主要手段的社团文化对学习任务很重的中学生有巨大的感染力、渗透力和熏陶力。学生社团具有目的明确、凝聚力强、学生覆盖面广的特点,是中学第二课堂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开辟校园文化建设的主力军。学生社团积极开展内容丰富、形式新颖、吸引力强的校园文化活动,把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等渗透到校园文化活动之中,在丰富中学生的业余生活、培养兴趣爱好的同时,社团活动所形成的文化氛围,对中学生有着直接或潜移默化的导向作用,深刻影响着每个学生的思想品德、行为规范和生活方式的选择,对提高中学生的综合素质乃至构建和谐校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开展好社团活动,是素质教育的促进和强化,对中学生来说,是自我完善和健康成长的重要途径。随着时代的发展,社团活动的顺利开展,必将对学生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具有重要意义。
二、 设计创意
1、把“学生俱乐部”活动与校园文化建设和校本课程开发紧密结合。鉴于庙桥中学规模较小,学生全员参与,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体现“以人为本”原则,贯彻执行“让每一个学生都获得成功”的理念,同时将俱乐部活动列入课程,排入课表,使之得到时间和人员的保障。
2、俱乐部活动不是单纯的兴趣小组活动,更重要的是培养师生可持续发展意识与能力。俱乐部活动可以与共青团“社团巡礼”活动与团队阵地建设紧密结合开展工作,也可以与学校的文体、科技等各项工作结合起来,提高工作效率。
三、设计目的
1、通过学生俱乐部活动,促进中学生由单一型向复合型人才发展,可以弥补课堂教育不足,丰富和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开阔视野,增强人文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教育;可以活跃思维、激发创新灵感,适应现代科学技术各学科的交叉渗透和综合化发展的趋势。构造一种良好的文化环境,塑造学生的人文精神。这种文化环境和人文精神的感染对中学生心理成熟及人格整体的和谐发展会产生很大的促进作用。
2、通过学生俱乐部活动可以培养中学生各方面的能力素质。
古人云“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通过学生社团活动能够提高学生多方面的能力。如:
(1)组织能力。尽管我们的学生社团活动很多由老师们来策划,但是当学生在社团内扮演了各自的角色以后,这样一定能够锻炼他们的计划、组织、控制、协调、指挥和领导的能力,以及团结协作、共同攻关的能力。
(2)思维、创新能力。学生社团活动可以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激发他们的灵感,这种灵感来自本身的兴趣和社团成员之间的合作与激励作用。
(3)表达能力。学生在教师事先预设的活动中各抒己见,充分表达自己的观点,提出自己的主张建议,无形中语言的表达能力和书面表达能力得到了锻炼和提高。
(4)实践能力和适应社会能力。学生社团活动可以为我们的学生提供一个走出校园、深入社会、接触社会、了解社会的机会,通过各种实践活动的锻炼,提高我们学生整体的实践能力与社会适应能力。
3、有助于校本课程的开发实施和学校“cheng文化”的具体实施,逐步打造学校文化名片。
四、设计内容
(一)活动时间:每周四下午第四节课。
(二)活动内容:见附表
附表:俱乐部名称、辅导老师及活动地点:
序号 |
俱乐部名称 |
俱乐部活动内容 |
指导教师 |
活动地点 |
1 |
“成蹊”文学社 |
主要指导学生的阅读和文学创作。 |
白丽洁 |
学校图书馆 |
2 |
“神采飞扬”主持人俱乐部 |
主要指导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如演讲、朗诵及主持。 |
沈鑫涛 |
初二(4)班 |
3 |
“翰墨飘香”硬笔书法俱乐部 |
主要指导学生的硬笔书法。 |
许志敏 |
初一(2)班 |
4 |
“青春风采”美术俱乐部 |
主要指导学生的绘画,如卡通画、国画等。 |
张静 |
美术教室 |
5 |
“青春旋律”音乐俱乐部 |
主要指导学生的个人演唱或合唱等。 |
石丽洁 |
音乐教室 |
6 |
“海外星云”英语俱乐部 |
英语演讲小组 |
芦洁 |
初二(2)班 |
英语表演小组 |
牟小丽 |
初二(1)班 |
||
7 |
“金钥匙”科技俱乐部 |
航模小组 |
杨益 |
科技楼东水泥场 |
车模小组 |
潘嘉燕 |
教学楼前东水泥场 |
||
信息奥赛小组 |
李伟 |
初一(3)班 |
||
机器人小组 |
周燕平 |
科技活动室 |
||
8 |
“活力四射”篮球俱乐部 |
男篮 |
谢星源 |
南篮球场 |
女篮 |
金洁 |
北篮球场 |
本学期设置8个学生俱乐部共计12个小组,每个俱乐部由专人负责。每次活动后指导教师推荐出优秀作品并展出。一些表演类的俱乐部活动的成果可以在学校艺术节、科技节或体育节上向全校展示。
五、实施步骤与操作要点
(一)建立组织,责任到人。
组长:孙国强 负责活动理念的引领及全面正常开展
副组长:周卫国 孙坚 负责活动时间和场地的保障及指导教师考核评价
执行组长:严敏玉 负责活动具体设计与全面实施
组员:各班主任 负责学生报名及班内组织协调
指导教师:全体教师 负责俱乐部活动的辅导与学生考核评价
(二)落实常规,健全制度。
为加强常规督促管理,避免活动的随意性和盲目性,学校对俱乐部的活动坚持“六定”:
一定活动课程,在全面了解教师和学生兴趣、特长的基础上,结合学校实际,开设俱乐部课程。
二定活动目标,各个俱乐部在期初必须确立好培训和活动的目标,并制订切实可行的活动计划。
三定活动时间,俱乐部活动列入学校教学计划,每周都必须有固定的活动时间。
四定活动内容,每个俱乐部的活动必须严格按照计划执行,避免随意更改。
五定辅导老师,平时的辅导与活动都由专职老师负责,特殊情况另外聘请。
六定活动地点,学校将确保各兴趣小组有固定的活动地点。
(三)尊重主体,实行双选。
各俱乐部实行双选制度:活动前,学校根据每个教师的特点选择辅导教师,同时根据课程开设情况,鼓励学生依据自身特长,特别是兴趣所向,选择兴趣小组。要求学生在指导老师的帮助下,充分发挥个性特长。报名注意事项如下:
1、文学社、书法、舞蹈声乐、英语、美术、等根据学生兴趣爱好及特长情况指导性报名;
2、金钥匙俱乐部、篮球由专任老师选拔,以参赛学生为主;
3、每个同学限报一项,各班每项报名原则上不超过5人;
4、部分活动材料视情况由学生自行购买;
5、总体人数由教务处负责调控,各学生要服从调配。
兴趣小组的指导老师上课认真规范,指导扎实到位,不走过场,不流于形式。
(四)科学管理,追求实效。
1、要求每次活动师生都要准时到岗,不早退,每堂课指导老师都要点名,对于无故迟到、缺席的学生,扣除其所在班级的常规考核分。每次活动前二分钟,教师要带领学生准备好所有活动设施。下课铃未响,学生不得提前脱离活动状态。
2、俱乐部要切实加强安全教育,认真落实安全措施,教师自始至终要担任好指导组织工作。活动巡视和指导要面向全体。教师不坐堂批改作业或干其它有碍于指导的事。辅导老师如有特殊情况需事先请假,并通知所有俱乐部成员做好调整。
3、教师要做好俱乐部活动期间的常规教育和管理工作,要加强与班主任的联系,不可随意将学生退出活动小组。专用活动室的负责老师要做好活动室内物品保管、门窗关锁等工作。
4、各俱乐部活动小组必须在每次活动前做好扎实的安排,每次活动教师要提前备好课,。各兴趣小组负责人要作好每月的活动安排计划,填写好每月安排表,学生活动时就能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同时也
5、任何俱乐部的指导老师都不得私自向学生收取活动经费和其它器材费用,材料原则由学校负责提供,如有必要必须由学校批示后发《告家长书》后再收取。
(五)多元评价,激励引领。
1、多元评价。学校将对担任各俱乐部兴趣小组的老师进行科学合理的评价,除采取传统考察的方法外,将更注重过程性评估和活动成果展示考核。结合新课程改革提出的综合素质评价体系和学校“学生俱乐部”的开展情况,进一步完善《学生综合实践活动手册》,建立多元评价体系。评价内容既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和活动结果,又关注学生课堂上的学习过程和活动中的表现,评价方式既包括教师评价,又包括学生自我评价、同学评价。
2、激励引领:所有组织的比赛获奖,个人项目有奖品和获奖证书,获奖情况记录《学生综合实践活动手册》;集体项目颁发荣誉证书,比赛结果纳入文明班级、先进集体班级考核,辅导教师或班主任均可获得年度考核加分或列为个人评先评优条件。
六、效果与评估
1、对于庙中的学生来说,这些社团是必不可少的,很多学生由于学习基础差,性格内向,不爱说话,因此而埋没了自己的才能。而社团就可以提供给这些学生一个展示自己的平台,一方面,脚踏实地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锻炼自己比较欠缺的方面,另一方面发挥自己的优势。许多志同道合的学生聚在一起,拥有着共同的兴趣,聊着自己喜爱的东西。这样扩大了学生的交际圈,锻炼了个人的组织能力,也展示了自己的才华。从社团活动中可以明白许多课本上得不到的东西,参加社团还能帮助学生挖掘出自己都不知道的才能,在紧张的学习中,这些丰富多彩的校园生活给学生带来不仅仅是快乐,更多的是对于将来踏入社会不可缺的经验。学生在活动中学会了如何与同伴合作,学会了如何与他人相处,培养了顽强拼搏和永不放弃的进取精神,学会了在竞争中尊重对手、公平竞争、取长补短、共同提高,学会了正确对待胜负,胜不骄败不馁。
2、转变教师的教育观、成才观,实现师生“教学相长”。教师在社团活动中,更加深刻地理解了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内涵,为了上好一堂俱乐部课,许多老师认真备课、收集资料、自己先行训练,个人心理素质和业务素质也得到了锻炼和提高,同时也秉承了“负责”的学校精神。
3、 践行“让每一个学生都能获得成功”的办学理念, 营造了“享受成功”的校园文化氛围,提升校园文化层次,许多学生在俱乐部活动中获得了成功的体验,多人次在各级各类比赛中获得奖项,在学校精神得到升华的同时,教育教学综合实力也将得到进一步提升。
七、可持续发展之处
学生俱乐部社团活动,把学生置于一种开放的、生动的、多元的学习环境中,在实践中享受成功的喜悦,树立学习的信心,为他们提供更为广阔的发展舞台和施展才华的天地;俱乐部活动与共青团社团巡礼活动相结合,展现我校学生社团朝气蓬勃、积极进取、开拓创新的精神风貌;学生俱乐部社团活动有助于进一步挖掘校园文化的内涵,挖掘校本课程研究开发的价值,逐步探索一条适合农村初中可持续发展的模式。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