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网登录|校长信箱
您好,超级管理员! 进入后台
八上第8课 百家争鸣
发布时间:2019-10-16   点击:   来源:原创   录入者:蒋艳

八上第8课  百家争鸣 教学设计

武进区庙桥初级中学   周燕平

学习目标:

1(悟知)对对诸子百家的代表人物和他们的代表思想有一个初步的认识

2(悟能)理解产生百家争鸣局面的原因以及对后世和整个中华传统文化的影响
3 (悟情)认识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对于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我们应该继承和发扬
教学重难点:
重点:各个学派的代表人物及其主要的代表思想,尤其是儒家思想。
难点: “ 百家争鸣 ” 产生的原因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教学步骤
(情境导入)出示世界十大思想家,其中一位是中国人---孔子
(问题导学)

一、孔子和儒家学说
孔子简介    出示课件
学生阅读课本回答
孔子思想主张:

1.核心思想是“仁”。提出“仁者爱人” ;将“仁”作为处理人与人关系的最高行为准则和道德规范。
 2.政治上,主张“以德治国”,反对苛政
学生阅读课本回答
孔子教育主张:

1.创办私学,打破了贵族和王室垄断教育的局面
2. 主张“有教无类”招收不同出生的学生
3.在教学中,注重德育和文化知识教育,发现和总结出许多教育规律,提出了一系列教学原则和方法。
学生阅读课本回答
孔子文化成就:

1. 孔子在晚年精心整理古代重要的文献资料。(如《春秋》、《诗经》)对传承中国古代文化经典和学术思想作出巨大贡献。

  2.言论记录在《论语》
《论语》是孔子的弟子记录孔子言行的一部书,成书于战国初期。因秦始皇焚书坑儒,到西汉时期仅有口头传授及从孔子住宅夹壁中所得的本子。
孔子的学说影响:孔子的学说对中国古代文化的发展有非常重要的影响,他所提出的一些道德规范对中国社会的发展也具有深远影响。 
(问题导学)
二、老子:
老子被世人称为哲学之父、智慧之父,是世界文化名人,世界百位历史名人之一。
阅读书本P38,回答问题:1老子的思想主张2.老子的政治主张3.老子历史评价
(问题导学)
三、百家争鸣
指导学生阅读课本回答
背景:战国时期,旧的社会制度进一步瓦解,新的社会制度逐步确立。此时的学术思想领域非常活跃,形成了不同的学派,各陈其说,史称“诸子百家”。所谓“百家”是泛指,意为数量多。《汉书.译文志》上主要分为儒家、墨家、道家、法家、阴阳家、名家、杂家、纵横家、兵家、小说家等十家。、
自主学习课本40---41页,战国时期各学派的代表人物及思想(提炼总结)
墨家——-墨子思想“兼爱”、“非攻”,尚贤,提倡节俭

儒家-------孟子思想:实行“仁政”;“民贵君轻”,反对一切非正义战争,“

荀子思想主张实行“礼治”,明确尊卑等级,以维系社会秩序

道家------庄子思想治国要顺应自然和民心,人应追求精神和自由,要保持独立人格

法家-------韩非子思想反对空谈仁义;依法治国;建立中央集权专制统治

当时,各家学派的代表人物聚众讲学,研讨学术,著书立说。他们提出各种政治主张和治国方略,希望用自己的学说解决社会问题。各学派在思想上、政治上的观点不同,学派之间展开激烈的辩论,相互抨击;同时又相互影响,取长补短。这一思想文化的繁荣局面,历史上称为“百家争鸣”。
百家争鸣形成原因:

经济:铁农具与牛耕的使用与推广,封建经济迅速崛起,为学术文化繁荣提供物质条件。

政治:井田制、分封制逐步瓦解,封建制度逐渐形成。

阶级关系:出现地主、农民、工商阶层,士活跃起来,并受到重用。

思想文化:私学兴起,造就了一大批有识之士,人们的认识水平提高。

情学生阅读课本42页回答    “百家争鸣意义:促进了思想和学术的繁荣,成为中国古代第一次思想文化发展的高峰,为中国古代文化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对后世有十分重要而深远的影响。
(归纳促悟)
课堂小结:春秋战国,就是我们辉煌的时代;诸子百家,就是我们智慧的结晶;而百家争鸣,则是我们民族历史上的华彩乐章。何况这场大辩论,还留下了那么多宝贵的思想文化遗产,留下了建设家园的美好理想,应对变革的思想资源,凝聚民心的价值体系,指导人生的智慧结晶,让我们受益至今。诸子争鸣,岂能淡忘?
(检测领悟)
《伴你学》第8课检测反馈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账号登录
    保持登录 忘记密码?
    账号与武进教师培训平台同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