庙桥初中“导悟”课堂
(导悟——师导生悟)
一、背景阐述
2018年全国教育大会强调,教育要“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这与学校多年坚持的“本真教育”不谋而合。所谓“本真教育”就是要回归教育本源,遵循教育规律,不忘初心,教人求真,学做真人,促进学生自主、自然、自觉、个性化、多元化发展。
庙桥初中是一所规模较小的农村初中,92%的学生是外来务工子女,学习基础薄弱,家庭教育缺位,学生情智不足。2013年,庙桥初中开始实施第一轮课堂改革,提出了“和谐互助”本真课堂125模式,即任何一个教学内容,两个环节(知识学习环节、巩固运用环节),五个步骤(抛出问题—学生思考—小组合作—成果展示—点评提升)。“和谐互助”本真课堂基于“务本向善、求真立美”,利用小组合作,培养学生互学互助的学习习惯。为了从一个环节的有效上升到一整堂课的高效,学校在课改上进行了新的探索。
观照“学生核心素养”,学校立足“教师主导、学生主角;学生视角、教师引导”,在原有课堂模式上进一步提升和锤炼,以“学为中心、思为先导、练为主轴”为指导,提出“师导生悟”课堂模式。“导悟课堂模式”基本分四个要素:情境导入一问题导学一检测领悟一归纳促悟。教师通过授导知识、引导思维、辅导作业、疏导问题、倡导能力、习导人格,促进学生悟知、悟能、悟情。二、理论依据
“核心素养”指学生应具备的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分为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三个方面,综合表现为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六大素养。导悟课堂的教师“六导”,学生“三悟”正是基于此。
王国维在《论教育之宗旨》中提出“教育之宗旨何在?在使人完全之人物而已。何谓完全之人物?谓人之能力无不发达且调和是也”,指的就是人的全面发展。
3、美国著名教育家怀特海说:“教育的全部目的是使人具有活跃的智慧。”培育智慧是教育的真谛。教育是一种培养人的活动,这一过程实质上就是通过知识传授和能力发展使人真正成为“人”。
4、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和教育家罗杰斯为代表的人本主义学派认为:人的学习是个人潜能的充分发展,是人格的发展。
5、瑞士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等为代表的建构主义提倡在教师指导下的、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学习,即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
6、导悟课堂的宗旨:教师善导,学生能悟。
7、导悟课堂的内涵:在课堂教学中,倡导教师“导的智慧”和“智慧地导”,着力探究教学目标的有效达成、教学资源的有效开发、教学策略的有效运用、教学要素的有效调配、课堂生成的有效处置、教学评价的有效调控,实现开放民主、活泼灵动、扎实高效、彰显智慧的课堂教学;倡导学生“悟的智慧”和“智慧地悟”,学生摒弃死记硬背被动接受的方式,建立起自主思维、主动探究、智慧碰撞的学习方式。导悟课堂最终要体现“尊重学生主体,培养问题意识和创新能力,促进学生智慧生成发展”的现代教育理念。
7、导悟课堂的追求:每位教师牢记学校倡导“教学质量是生命线”的课堂理念,着力打造激情课堂、智慧课堂和高效课堂。在导悟课堂,教师重视学生的思考,突出学生的思考,促进学生的思考。学生带着问题去思考,回答问题展思考,重点难点深思考,反思过程升思考。在这美妙的导悟流程中,个体成长了,师生俱进了。
三、模式解读
庙桥初中“导悟”课堂模式(两导两悟)
情境导入 问题导学 检测领悟 归纳促悟
导悟趣事
英文单词“DOVE” 鸽子、鸽派人物、温和、天真无邪。象征希望、快乐、和平以及所有积极事物。DOVE也是多芬沐浴露、德芙巧克力英文品牌,契合内外兼修——外养形象(顺滑芳香),内增能量(培智养德)。
“导悟课堂”案例分析1
语文——《一双手》教案【学习目标】——体现“三悟”(三维目标)1、学习抓住特征表现人物的写作方法。(悟知)
2、运用特征描写阅读或写作(悟能)3、学习并发扬劳动光荣、乐于奉献的精神品质。(悟情)
【教学过程】——体现“导悟”(一)情境导入:展示有代表性手的图片,学生猜测其职业。
(二)问题导学:
1、初读感知。你能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章内容吗?(要求学生默读课文)
2、欣赏奇手。这是一双怎样的手?(要求学生选读课文,勾画出文中具体描写这双手的句子,在旁白处写出你最精彩的批注)
3、品悟精神。张迎善是怎样一个人?(要求学生跳读课文,划出文中体现张迎善精神面貌的句子)
(三)检测领悟:第一、这一环节在“问题导学”部分学生回答已经体现。第二,阅读一篇课外文章,让学生分析人物特征。如冯德英《苦菜花》里母亲的“眼睛”。
(四)归纳促悟:本节课我们学习了……(悟知),抓住特征突出人物性格(悟能),让我们认识到了张迎善是一位…的人(悟情)。今天的课后作业是:写写我们的老师,50字左右(抓住一个特征)
“导悟课堂”案例分析2
语文——《一双手》教案【学习目标】——体现“三悟”(三维目标)1、学习抓住特征表现人物的写作方法。(悟知)
2、运用特征描写阅读或写作(悟能)3、学习并发扬劳动光荣、乐于奉献的精神品质。(悟情)
【教学过程】——体现“导悟”
(一)检测领悟:冯德英《苦菜花》里母亲“眼睛”描写,母亲是怎样一个人?(二)情境导入:展示有代表性手的图片,学生猜测其职业。
(三)问题导学:
1、初读感知。你能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章内容吗?(要求学生默读课文)
2、欣赏奇手。这是一双怎样的手?(要求学生选读课文,勾画出文中具体描写这双手的句子,在旁白处写出你最精彩的批注)
3、品悟精神。张迎善是怎样一个人?(要求学生跳读课文,找出文中体现张迎善精神面貌的句子)
(四)检测领悟:再读冯德英《苦菜花》让学生分析人物特征。(学生明显进步)或者节选高尔基《母亲》阅读,检测学生有无领会抓特征写活人物。
(五)归纳促悟:本节课我们学习了……(悟知),抓住特征突出人物性格(悟能),让我们认识到了张迎善是一位…的人(悟情)。今天的课后作业是:写一个人物(老师/环卫工人/警察/同学),80字左右(抓住一个特征)
庙桥初中“导悟”课堂评价表
学科:_________ 教师:____________ 班级: 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
课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课型:新授£复习£讲练£活动£
导悟课堂 |
教师 行为 | 双十要求 | 分值 | 得分 | |
1、当堂目标始终清晰 | 教师是否始终围绕教学目标展开教学? | 10分 | |||
2、教学环节设计巧妙 | 教师是否以问题导学激发学生思考? | 10分 | |||
3、仪表端庄气质高雅 | 教师着装是否得体?精神面貌是否积极? | 10分 | |||
4、语言行为力求规范 | 教师用语是否规范准确,指令是否简短清晰? | 10分 | |||
5、学生发言倾听细察 | 教师是否耐心倾听并鼓励学生回答问题? | 10分 | |||
6、引导全员积极参与 | 教师是否关注在场学生参与课堂?有无学生游离课堂之外? | 10分 | |||
7、综合评价多元并举 | 教师对学生的评价是否形式多样? | 10分 | |||
8、突发事件智慧处理 | 教师对课堂突发事件是否应对自如或能否因势利导? | 10分 | |||
9、练习设置凸显差异 | 教师设置当堂检测有无梯度?是否关照全员? | 10分 | |||
10、课堂归纳启智促悟 | 教师课堂小结是否紧扣重点难点,启发学生领悟? | 10分 | |||
教师评价 | 100分 | ||||
学生 行为 | 1、勤于预习 | 学生有无通过预习的检测? | 10分 | ||
2、敏于倾听 | 学生有无倾听他人回答问题? | 10分 | |||
3、精于思考 | 学生有无积极思考课堂提问? | 10分 | |||
4、敢于质疑 | 学生有无对答案提出质疑? | 10分 | |||
5、善于请教 | 学生有无提出疑惑不解? | 10分 | |||
6、诚于帮助 | 学生有无帮助他人完善答案? | 10分 | |||
7、乐于合作 | 学生有无参与小组合作探究? | 10分 | |||
8、长于展示 | 学生有无自信回答问题? | 10分 | |||
9、勇于拓展 | 学生有无课外知识的延伸? | 10分 | |||
10、贵于创新 | 学生有无归纳并提出新知? | 10分 | |||
学生评价 | 100分 | ||||
改进建议 |
评价人_________________学校_____________________
![]() ![]() |